近期,3200威尼斯vip、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刘兴华研究员的正念实验室在国际学术期刊《Psychotherapy Research》上发表题为“The role of experiential avoidance in the early stages of an online 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 Two mediation studies” 的论文。该研究发现,经验性回避在正念干预缓解情绪困扰的早期阶段起到了中介作用。

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正念干预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困扰的潜在机制。以往研究发现2-4周的正念干预已经可以显著改善情绪困扰,但大部分机制研究聚焦于8周正念干预,很少有研究关注其早期机制。经验性回避,是指不愿意与特定的内部体验(例如身体感觉、情绪、思想、记忆、行为倾向)保持联系,并采取措施改变这些事件的形式或频率以及引发它们的环境,被认为是正念干预的可能机制,与焦虑抑郁症状也有高度相关。然而,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直接探索经验性回避是否是正念干预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困扰的早期机制。

本研究试图验证经验性回避在早期正念干预缓解情绪困扰中起中介作用。研究一是随机对照的干预研究,结果发现前3周正念干预后,干预组的经验性回避和情绪困扰均有显著下降,且经验性回避在早期正念干预缓解情绪困扰中起中介作用。

研究二也是随机对照的干预研究,且采用了更密集的周测。时间滞后模型也发现经验性回避在早期正念干预缓解情绪困扰中起中介作用,即正念干预组在第一周的经验性回避更低,而第一周的经验性回避又可以预测第二周更低的情绪困扰;正念干预组在第二周的经验性回避更低,而第二周的经验性回避又可以预测第三周更低的情绪困扰。

在理论层面,当前研究首次为经验性回避作为正念干预的早期起效机制提供了依据,这与前人关于经验性回避是正念起效关键机制之一的实证结果和理论均一致。此外,在实践层面,这为刘兴华创立的情绪困扰的正念干预(Mindfulness Intervention for Emotional Distress; MIED)提供的设计合理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依据,减少经验性回避的外部表现,即过度的回避行为和情绪驱动行为是MIED的核心机制之一;也提供了后续改进MIED的方向,可以尝试增加经验性回避的干预剂量,如记录更多的情绪日志(一种可以用来减少经验性回避的叙事性暴露),来更好地缓解焦虑抑郁困扰。

正念实验室在读博士生贺梦瑶为本研究的第一作者,刘兴华研究员为本文的通讯作者。李燕娟、巨睿琳、刘姝和Stefan G. Hofmann教授也为本文做出了重要贡献。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200威尼斯vip第六医院)面上项目基金资助完成。

Mengyao He, Yanjuan Li, Ruilin Ju, Shu Liu, Stefan G. Hofmann & Xinghua Liu (2023): The role of experiential avoidance in the early stages of an online 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 Two mediation studies, Psychotherapy Research, DOI: 10.1080/10503307.2023.2232528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80/10503307.2023.2232528


20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