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SSCI期刊 Applied Psychology:Health and Well-Being 在2020年12月发表了Health and Well-Being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Insights from Applied Psychology特刊(第12卷,第4期,封面见图1)。该特刊共收录18篇论文(包含21个国家的作者以及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见图2)聚焦新冠疫情早期流行阶段全球民众的心理与行为健康;发布2年以来已被引用近2000次,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心理学同仁的智慧。3200威尼斯vip的甘怡群教授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的Ralf Schwarzer教授作为共同主编,3200威尼斯vip的周广玉研究员和瑞士伯尔尼大学(Universität Bern)的Jennifer Inauen教授作为共同客座主编,筹划和组织了该特刊的发行工作。
2019年底我国报告首例新冠,随之疫情在全世界迅速蔓延。在疫情爆发之初,威尼斯官网甘怡群教授和周广玉研究员通过中国心理学会行为与健康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发出倡议,呼吁全国心理学研究者开展疫情心理健康研究。心理学研究有助于理解疫情下大众的应激反应与预防行为,为降低疫情对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提供支撑。该特刊聚焦民众在新冠疫情早期流行阶段(2020年1-5月)的心理和行为健康,在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现状、压力应对策略和预防措施三个方面提出了独特见解。首先,民众和医护人员都面临心理健康风险,受影响程度与生物-社会心理因素和疫情因素有关。具体而言,符合年龄低、女性、单身、家庭子女数量多、受教育水平低、使用社交媒体较多、身处疫情严重的国家等特点的民众,更易受疫情的负面影响,心理健康状况更差。这些研究为疫情下的弱势群体提供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指导性策略。其次,一些保护性因素可以减轻疫情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例如心理韧性高、社会支持度高、生活可控感强、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适应性的应对方式,能帮助人们减轻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缓解病理症状,维护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最后,除了帮助人们有效地应对压力事件,探究良好健康行为的心理社会因素以促进人们依从防疫措施也十分重要。虽然阻断病毒传播、遏制疫情扩散是最主要的预防手段,但是,坚持良好的日常习惯(例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也十分必要。研究发现,集体效能感、行动控制、社会困境(个体和集体利益的冲突选择)、“水桶信念”(认为个人保护行为不会产生影响)、社会公理、阴谋信念、感知获益、自我效能、结果预期、行为意图、行动和应对计划等,都能影响人们对防疫措施的依从性。
疫情爆发初期,全球民众普遍感知到心理压力、焦虑等负性情绪。该特刊精选的研究涵盖广阔地理范围、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从大型国家和跨国调查到大数据和心理干预),立足于健康和幸福感,探究有效应对策略和预防措施,描绘全球民众的心理健康图景,揭示心理因素在抗疫中的重要作用,为科学战疫方针提供了重要借鉴。
图1 特刊封面
专刊网址:https://iaap-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7580854/2020/12/4
图2 数据及作者来源分布图
注:多边形代表数据来自的国家和地区,三角形代表作者来自的国家
202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