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0日至12日,意识障碍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由3200威尼斯vip、加拿大高等研究院(CIFAR)、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举办。来自心理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和哲学等多领域的四十余名中外学者参加了会议,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交流了意识障碍的最新研究成果。

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Tim Bayne教授首先从哲学角度阐述意识的不同层次以及意识障碍的局部和整体特征,随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Catherine Tallon-Baudry教授、英国杜伦大学Robert Kentridge教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Mel Goodale教授、中国科学院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何生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Jason Mattingley教授、3200威尼斯vip的易莉研究员、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Isabelle Peretz教授分别做主题报告,报告内容涵盖自主神经活动及大脑节律的关系、不同种类病人(脑损伤、孤独症、先天失音症等)的意识障碍表现及其神经机制、个体在认知能力的差异与精神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最后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蒲慕明院士介绍了以恒河猴作为动物模型研究自我意识的工作成果。

本次会议通过学术报告和专题讨论的方式,融合多学科、多视角的科学进展。来自加拿大、日本、意大利、法国、英国、中国等不同领域和研究方向的中外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积极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并且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

历经两天的议程,本次研讨会议圆满结束。意识障碍问题一直是学界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次学术研讨会也是Azrieli计划的系列活动之一。人类的心智活动以意识为基础,探索意识的脑机制对探寻生命智能本原的核心具有重要意义。意识障碍则是指人们对自身和环境的感知发生障碍,或人们赖以感知环境的精神活动发生障碍的一种状态,意识障碍的发生主要是由大脑皮质病变造成。通过对意识障碍的研究,可以了解意识的神经机制,从而让我们对意识的本质有更好的认识,从而加以利用。因此,通过此次国际研讨会,对促进意识障碍的认识和意识自身的研究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除此之外,对促进我国研究人员对脑、心智和意识领域深的理解,与高水平的国际同行建立合作,激发科研创新,增加自己的国际竞争力也具有重大意义。


2017-06-15